close

 

《我的腦死判決》

 

我上星期看到文茜世界周報在介紹公視紀錄片大賞中的這部片子

我將印象中的幾個點寫下來:

. 裡面的女主人翁車禍

. 醫生經由MRI判定腦死 , 並且沒得救

. 醫護人員極力勸說簽下器官捐贈

. 醫護人員態度強硬的再三強調沒得救準備器官捐贈吧

. 但家人不放棄 , 最後奇蹟式的女主人有了反應

. 女主人翁經由復健恢復了日常的生活

. 整部影片很重要的一個基調〜醫療霸凌

 

…………………………個人的心得整理…………………………………

 

一 . 因為我沒有看整部影片,所以不能仔細了解為什麼會有醫療霸凌這件事,但我看到一個鏡頭,一名主治醫師對者女主人翁的腦部MRI做解釋,大意是〜這不可能還有機會啦 !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徐醫師常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相信有看過徐醫師的同學們應該很了解,他在乎徒手檢查更勝於影像報告,小兒科名醫黃富源醫師之前也說過,他認為現在的醫師太借助影像科技,反而忽略了徒手檢查的優勢,這點是很可惜的,不過很弔詭的是,最值得信任的就是「人」本身,但最不值得信任就是人心、人性與人類的判斷,西方大思想家笛卡爾提出一個大哉問〜〜你確定你現在不是在作夢 ? 你確定你眼見一定為真 ? ! 因此我覺得在影像科技與人類經驗判斷間似乎仍有一條看似平靜的小溪,時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時而硬生生地將兩者隔開 ! 如何抉擇 ? ! 那已經超越技術層面來到了一種藝術的境界。

 

溫暖觸診徒手揪病 黃富源好神

http://mag.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455014

 

二 . 前些日子正巧跟orange聊到 , 醫學跟理工科的不同 , 理工科很多東西不是0就是1,不是T就是F,但醫學卻不是如此,常有很多灰色的地帶,我到覺得醫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體,科學這部分就不必說了,但在藝術這塊上,醫學跟純藝術領域還是有差別的,純藝術領域是擁抱未知,進而享受未知,但醫學卻是解構未知,再將其納入醫療科技中。許多同學會問,為什麼每個醫師所說的症狀與結論都不盡相同 ? 為什麼有醫生說我的韌帶必須開刀 ! 又有醫生說我不需要開刀 ! 我想這就是醫學迷人之處,也就是因為有這樣不斷的科學檢證,醫學才會有可能進步,今日中醫最為西醫所詬病的一點就在於此,中醫所奉為圭臬的醫療準則與觀念至少都是上百甚至上千年前經典中的概念,想想如果當你決定要做韌帶重建手術時,醫生突然跟你說,我決定使用4、5百年前明朝萬曆年間的技巧來治療你的膝蓋,你又會有何感受哩 ? 因此,當下次我們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先別急著埋怨醫生,要了解這就是醫學,然後再去多看幾個醫生,最後我們必須要了解到一個核心價值觀,那就是你的身體要由你自己做主,而不是醫生(急症那就另當別論),醫生只是提供不同的價值觀與處裡方式而已,但最後的價值抉擇權是在你的手裡低。

 

735PX-~1

 笛卡兒( Descartes,1596年-1650年)

 

三 . 我曾經看過一部報導式影片,是在敘述美國兩位醫生使用大量的Omega–3使腦傷昏迷的患者甦醒,已經有兩三例成功的案例,但這兩位醫生的主張卻還是不被大多數醫生所接受,因為他們認為那可能是個案。雖說醫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體,但終究醫學的本體是脫胎於科學的概念,既然如此,那造成百年來的科學革命與科學主義濫觴的那條準則〜〜奧坎剃刀,就是主宰了大多數的醫療與醫生的觀念(當然滿腦子都是金錢的那種又另當別論拉!),其定義為:

1 . 除非必要否則不需增加Ontology。

2 . 如果可以用比較少的假定(assumption)來處理問題,就不預設多餘的假定。

3 .  Ontology是指你預設(假設)一項事物或結論的存在,以證明你的理論是有效的。

4 . 簡單的來說就是,如果對於同一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我們應該採取比較簡單的那一種。

 

因此絕大多數的醫生對於使用大量的Omega–3使腦傷昏迷的患者甦醒這項醫療行為,採取保留的態度,答案很明顯,因為醫生們認為Omega–3 = 不一定必要的Ontology,或許你會問,那現今很多醫生也在做PRP,也在做Hamstring雙束重建,如果用奧坎剃刀的觀念,那這兩種方式可能都不必要存在,這就要回到我上述提及的第二大點的觀念了,提示一下〜〜藝術、醫學才會有可能進步……

 

 

四 . 片中的女主人翁,經由復健恢復了日常人的生活。在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是這位女主角日常生活動作和語言部分與常人無異,至多只是有點慢而已,但這點慢以我的觀點來看,並不會覺得他之前出過什麼車禍的感覺,而充其量就只是個慢郎中罷了,我想這應該有賴專業的PT、OT、 ST甚至PSY的通力合作才能達到如此完美的境界吧 ! 在這點上我所要傳達的意義是,其實復健真沒你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 可有可無 ! 或只是做做熱敷、電療……..其實復健是一門很複雜又專業的學問,想想如果每個人術後兩個月都能去打籃球,那物理治療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應該會大打折扣吧 ! 但事實證明卻恰好相反。

 

williamofockhamkathygrimmc2a92012  

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Occam,約1285年1349年

 

五 . 說了那麼多,你可能會覺得我根本就是在為賦新詞強說愁,其實我想只要是有開過刀,有過被推進手術房術的經驗,你就會覺得你毫無尊嚴與自主性可言,一整個任人宰割,想想看,如果像是片中女主人翁那樣子的狀況,你會怎麼做 ? 直接拔管,或再等一等 ! 這是個最終極關懷的問題,我們所有人都會遇到臨終這一刻的到來,到時候你要會希望你的家人如何做呢 ? ! 這似乎是個解不開的醫療倫理學中的戈帝安結 (The Gordian Knot)吧 !

 

 Alexander_cutting_the_Gordian_knot_by_Andre_Castaigne_(1898-1899)  

亞歷山大帝〉正準備砍斷戈帝安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哈克丹(哈院長) 的頭像
    哈克丹(哈院長)

    本部落格已不更新了

    哈克丹(哈院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