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說我都那麼密集去復健科報到,為甚麼肌力還是沒長進 ! 為什麼問題還是一大堆!
經過了解後,老哈歸納出三種復健科與病患的現象:
一、只有做電療、熱敷、超音波........等儀器治療,有些PT會幫忙做徒手伸深層按摩和折角度,有些則無 ! 這樣的治療多半也只是在做辛酸罷了 ! 術後初期是有效的,但隨著時間的增加你就會感覺到越來越辛酸了。
二、除了上一點項目外,還有運動治療,但就僅僅是在復健科做運動治療,回家就不做了,患者普遍的觀念就是:治療一定要在醫院做呀,在醫院做完就安心了。這種粉飾太平的心態,我想這應該就是患者本身觀念上的問題了。
三、除了以上兩點外,PT還會額外開運動治療的菜單,並且與病患溝通復健和運動治療的觀念,進而要求復健進度,以老哈的觀察能做到這點的復健科並不多,大多都是自費的物理治療所,或物理治療師才作得到,能得到這樣水準治療的朋友,療癒的狀況也較好。
當然要享有到第三點的醫療水準,那所費一定不貲,不過倒是有些平衡的作法,就以老哈自己為例好了:
術後前4個月我找到一家會幫我徒手折角度的復健科診所,同時也做了中頻干擾波、熱療、雷射等項目,但在運動治療方面就………一個星期去三次。
有感覺到我正在哀號嗎!!!
術後一個月我去了一家教學醫院復健科,接受較完整的運動治療訓練,一個星期約一至兩次,持續治療到術後第6個月。
我的腳已與機器融為一體了,用力的踢吧XD
術後二個月我去找了自費的物理治療師幫我做較為仔細的檢查與評估,前三次都是一個星期去一次,再來就是三個星期去一次,總共去了三次,最後就是一個月去一次,總共去了兩次,前前後後加起來我去自費的物理治療所八次,老哈覺得這錢覺花的值得,因為除了得到較為仔細的評估與徒手治療外,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得到了相當寶貴的復健和運動治療的觀念,這些觀念幫我建構起術後6個月到現在的自我復健體系。
徒手按摩
老哈現在離最重要的那次手術也一年半了,我現在都是一個星期去一次復健科診所,忙的時候根本是不會去的。那去幹嘛哩 ? 主要是去做超音波,至於熱敷、電療對我來說真的是可有可無(其實是滿舒服的拉XD),整體而言當作保養,因為一個星期的工作、自主徒手訓練或者是重量訓練,多多少少都會造成受傷膝蓋的些微發炎,去做超音波就是為了降低發炎狀態,讓我可以繼續工作與鍛鍊肌肉,另外真的不能把去復健科就當作復健的結果,你去復健最重要的是要獲得正確的復健和運動治療的觀念,然後回家自我鍛鍊,因為往後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你得自己面對自己,除非你家很有錢每天都可以去自費一下 ! 再來就是(不)定期的回去給你信任的PT做檢查與評估,看看哪裡是你沒有鍛鍊到、忽略掉的。
超〜音〜波,不是檢查胎兒的那一種
老實說一個30分鐘的手術就有可能毀掉你這一生所累積出來的肌力架構,然而要重新再架構起肌力,卻是一場浩大的工程,這不單單只是把股四頭肌練大而已,還有股二頭肌與大腿內、外側肌群的訓練,除此之外肌力、肌耐力、敏捷性、活動度、平衡穩定、本體感覺、核心肌群的架構與運用……….即便你不是運動員,以上這些項目仍然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另外並不是每天練密集去練習,就能得到功效,肌肉是需要休息後才會成長的,如果每天練同樣的肌群,這樣不但不會成長,反而會產生反效果,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個好的觀念與完整的計劃。
我的肌肉翻臉不認人,連小腿的肌肉也沒了
總之只要你一聽到復健這兩個字就不要把他與短時間畫上等號,再怎麼說都是三個月起跳,而且一個完整的復健絕非在復健科裏吹著冷氣、看看報紙、做做儀器治療就會好的,也不是開完刀擺在那邊突然就會變成綠巨人浩克,神話畢竟是神話,而且復健治療並非表面看起來那樣的簡單,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把時間盡量拉長,把戰線盡量縮小的打算,以時間換取較為完整的療癒狀態。
當然既然大家都選擇開刀了,代表大家都已經洗了頭,那就別只洗一半,不如就繼續把頭洗乾淨,並且吹乾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強烈提醒您:在使用任何治療方式前,請先諮詢你的主治醫師和物理治療師。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Facebook社團,跟大家分享你我的復健心得。
Facebook:膝關節傷害研究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793392925735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