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手術後容易造成沾黏,腿部肌肉除了萎縮之外,也容易變得非常十分僵硬。

  

解決辦法除了繼續拉開膝關節的活動角度外,物理治療師和醫生必然的都會強調要你多去鍛鍊肌肉。如此的強調大肌肉、大力量主義,對嗎?

 

基本上無誤,對於術後的復健病友來說,為了要快速穩定膝關節,這當然是十分必要的訓練。但如此的強調大肌肉、大力量主義於絕對的概念,卻與院長受傷之前的運動觀念有些微的落差。基本上院長從小到大所受的訓練就是:肌力與柔韌性要平衡,運動表現才會更好。

 

實際上院長在復健初期並沒加入柔韌性的訓練,只有單方面的在鍛鍊大腿肌力,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因而導致膝關節的功能復原牛慢!於是院長自行加入了柔韌性訓練,因為受制於手術後膝關節屈伸角度的限制,主動性的拉筋動作在分配比例上就減少許多。在實施柔韌性訓練的效果上,感覺肌肉的外型並沒有明顯增大許多,反到是膝關節的靈活性,與生活功能上恢復的較快,另外,術後所帶來的疼痛感也獲得一定程度的紓解。

   

院長將柔韌性訓練分成幾個步驟:

一、主動性拉筋:坐姿體前彎、屈膝體前彎、髖關節伸展、股四頭肌伸展…..

  

未命名--1  

院長在復健初期所做的拉筋運動

  

二、股四頭肌按摩:運用各種不同的器材加以按摩,例如:Foam roller、棒球、電動按摩器材…..當然,最好的按摩器材就是我們的雙手啦。

  

相片0531  

院長的放鬆按摩武器庫

  

三、髕骨周邊按摩:提供以下兩個影片作參考。

在家做復健系列:前十字韌帶(ACL)術後髕骨按摩手法(1)

 

在家做復健系列:前十字韌帶(ACL)術後髕骨按摩手法(2)

 

 四、傷口周邊按摩:用手指在傷口周邊做順向、垂直或用手掌畫圈摩擦式的按摩,效果相當顯著。

 

 

p56XnZ_WkKaVp6Q  

雙手還是萬能的呦

 

 

五、小腿放鬆按摩:同大腿。

 

按摩的好處院長已經在另一篇文章有提到,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膝關節術後自我按摩的益處

 

以上的步驟大家可以試試看,或者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按摩放鬆技巧也不錯。

 

強烈提醒您:在使用任何治療方式前,請先諮詢你的主治醫師和物理治療師。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Facebook社團,跟大家分享你我的復健心得。

Facebook:膝關節傷害研究所

 

 

(若以上文字或圖片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將立即撤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哈克丹(哈院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